门诊时间:08:30-17:30 贵阳市云岩区琼花巷1-10号
很多老年人在行走一段时间后,常会感到下肢疼痛不适(疼痛位置一般在小腿部)而出现跛行,休息一会儿后疼痛即可消失,但是继续行走后又会发作,而且呈持续加重状态。这极有可能是发生了“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”,俗称“腿梗”。 近年来受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诸多因素影响,老年人周围动脉硬化的几率明显增高。
1、 病理特点
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理特点主要是 大、中动脉内膜增厚变硬,形成粥样斑块及钙化,甚至继发血栓形成。导致动脉血管狭窄甚至闭塞,表现为下肢缺血症状。
2、主要表现
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表现主要有肢体发凉、怕冷、 麻木、疼痛、趾甲增厚、足部少汗、皮肤干燥、汗毛脱落、出现肌肉萎缩,会让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,走一段路后,腿部会出现疼痛、发沉,歇一会儿则症状减轻,再行走疼痛又会出现,称为间歇性跛行等。如果肢体缺血严重,在休息时疼痛也会出现,且以夜间剧烈,病人常 抱足而坐(静息痛)。疼痛部位主要在腓肠肌,若主、髂动脉闭塞时,也可表现有大腿、臀部肌肉酸痛。进 一步发展可导致肢端坏死甚至截肢。一旦出现上述症状,特别是男性,尤其是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吸烟、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者,应及时就医,定期复查,有针对性地检查、治疗。
3、发病机制
老年人患了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后,下肢远端的血液供应不足,致使肌肉和神经发生营养障碍。行走时组织需氧量增加,血供不足就会导致局部无氧代谢增加,酸性代谢产物堆积,患者 就会感到肢体疼痛,肌肉痉挛, 跛行或停止行走。休息一会儿后,随着组织缺氧的缓解,疼痛就会消失,但行走之后又会发作。
贵阳脉通血管医院专家表示:有家族遗传病史、体重超标、吸烟者,需要特别重视此类疾病,定期体检,提前预防。本身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,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,规律治疗,控制指标,从而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。
静脉曲张患者家属还关心哪些问题?